为什么我为年宝玉则的关闭而喝彩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张诺娅走CDT Author 张诺娅
曾几何时,我们中学课本里强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去年十月,我们突然就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也来献丑,写几句“中国驴友的主要矛盾”:
驴友的主要矛盾是想瞭望旷野的大山大海,却只能穿梭于景区的人山人海之间的矛盾;
驴友的主要矛盾是装备堆积如山,和线路没走几条之间的矛盾;
驴友的主要矛盾是现阶段旺盛的装逼需求,和尚有(fei)待(chang)提(di)高(xia)的户外素质之间的矛盾;
驴友的主要矛盾是一心想去天神后花园码农后花园无雾霾后花园,可是“后花园”不开的矛盾。
最后一条,想必戳中了很多徒步者背包客山地车爱好者的心尖尖。
"为了进一步保护年保玉则公园,保护水源和草场地,年保玉则国家公园从4月10日起开始停止对外接待,营业日期待定。"
诺娅对这则新闻,有以下3个想法:
关得好。
还会开。
还有别的地方会关。
无痕山林原则:没有路的时候,队友要分散开来走
“中国石头,你真的好无痕...你过河一点痕迹都没留!”
无痕山林原则:不管你在路上发现了多么有趣的东西……都请将它留在原地(虽然我真的很想把这只带走)
无痕山林原则:谨慎管理营火……除非你是在一大片雪地正中间扎营
无痕山林原则:谨慎处理排泄物、带走垃圾……除非你是一个步道天使,留下了一大堆密封妥当的步道奇迹
无痕山林原则:在坚固的不易被侵蚀的地表扎营……除非你只能找到如上这样的一坨惨不忍睹的营地
无痕山林对户外裸奔行为没有描述
第一,年宝玉则关得好,因为生态破坏这个问题,尚没有比“关闭、限制、隔离”更有效的方法了。
有人呼吁重视教育、不要治标不治本,有人讨厌政府的这种“保姆行为”、认为关闭限制了游客的自由。
首先,重视教育、提倡无痕理念、改变人们的旅行习惯,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从世俗意义上来讲,年宝玉则的治理刻不容缓:
作为三江源保护区核心地带,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世界级大河的发源地,生态脆弱。冰川遗迹年保玉则,已全面进入了冰川末期,山顶的雪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退去,黛青色的巨石逐渐裸露出来。除此之外,如果继续发展下去,这里还将面临植被沙化、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三江源面积巨大,河流呈网状分布,任何河道被污染,都会威胁到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伽蓝途《再见,年保玉则》)
关闭年宝玉则并不是惩罚游客;从“大地伦理”的角度讲,年宝玉则的存在,并不是为游客服务的。事实上,它不是为任何人服务的。
土地有它自然吞吐的脉搏,河流有它自由吞吐的气息,山川有它晨曦日晚的姿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有它们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价值。但是,大地无声,对于人们的蹂躏,它是无法控诉的。
如果你的心里有了这个念头,恐怕也会悄悄地希望年宝玉则好好休息一下吧?
没去过年宝玉则的人,只能放几张风河山脉和圣胡安的照片充数
第二,年宝玉则还会开,而其他景区有可能被陆续关闭。
中央环保督察组关闭了一个国家公园,把年宝玉则送进“急诊室”,必定也会送它出来。可是,年宝哥们儿出急诊室的时候,是不是完好无缺,我们难以知晓。
可以预料的是,因为年宝玉则进了急诊,那些想拜访它的游客必然会去别处闹腾。会不会有更多的国家公园会进急诊、做手术、休长假?我觉得非常可能。
毕竟,年宝玉则绝不是惟一一个遭到人类行为严重破坏的生态区。事实上按照其他国家的评估标准,我国不少生态景区都应该被关闭一段时间、乃至是永久关闭了。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资源丰富,坐拥着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秦岭太行这样得天独厚的壮丽山川,又有丹霞、喀斯特、岭谷等等独特的地质风貌,可以说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自然条件都甩了十条街。
遗憾的是:我们正因为拥有得太多,才往往缺失了一种“稀缺感”。
香港弹丸之地,却有着近似于荒野的都市森林;台湾有着自己的“guo jia 步道系统”;日本有着好几条超过1000公里的步道。“国家公园”“步道”“荒野”不仅是他们的游乐场,而更是他们的精神治疗中心、效率和产能咨询师、天然警察局、公民素质学校、产业投资人。在这样的思想之中,自然就是生产力,就是国家是否发达的指标。
沙漠经不起欺负
雪山也经不起欺负
欺负多了,傲娇的米国银就把它们都关了
“关闭国家公园”在美国很常见吗?
相当常见。事实上,美国国家公园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关闭”。
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和荒野体系是美国“保护思维”抓得最严格的体系。国家公园的存在只有很小很小一部分是为了旅游,而大部分目的是为了“保护”。
例子太多:
洛杉矶附近的海峡群岛国家公园(Channel Islands),常年只开放1个岛,去其他的岛需要提前提交申请,除特殊目的之外,通常游客不得进入
闻名遐迩的太平洋山脊步道,每年4-5月的高峰期,每天只能允许50人从边境出发
大峡谷北缘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5月中旬关闭,公共设施和水龙头都不开
国土局管辖的“波浪谷”,每天只允许20人进入。这20人当中的10人需要提前数月在网上抽乐透;其余10人需要提前一天在当地抽乐透,竞争激烈
阿拉斯加的大量国家公园境内没有公路,100%荒野,只能用直升机吊进去
大量著名景点有严格的许可证机制:约翰谬尔径(JMT)、优胜美地Half Dome、南犹他北亚利桑那大量国土局属地等等,越是火的、容易“超载”的地方,约有严格的约束机制
占美国国土总面积5%的“国家荒野区域”(Wilderness areas),不得修建任何人为物体(道路、楼房、管道等),不得使用任何机器(电锯、车、汽船),不得进行任何性质的商业开发。
诺娅在PCT的最后一天,遇到了一个8人施工队,全是志愿者,且要在40%的被山体滑坡的火山岩上开凿出被侵蚀的步道。我自己走的时候,尚是手脚并用爬过去的。
而施工队呢?他们要背负所有的工具,徒步3天进山,重点是——他们还不能使用任何电动工具,也没有任何机器!没有炸药、没有推车,每一寸土地都是用铁铲一点一点挖出来的。
休息的时候别让垃圾随风飘荡
扎营的时候,垃圾别离开你的怀抱
管不好垃圾,就别开步道节(虽然这边的步道节也会产生很多垃圾)
美国的国家公园/荒野体系的“关闭”,有以下几种可能:
土壤流失、水源破坏、加速土地侵蚀,破坏脆弱的生态平衡(如PCT南端纪念碑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侵蚀加重)
因游客访问而带来的副产品 -- 垃圾无法被清理、建造步道成本过大、地区偏远不适合开发等等 (如喀斯科特国家公园只能通过渡船/直升机/步行进入,垃圾处理成本高,基本建设困难)
公园本身的建造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物种,而人是大多数物种的天敌(如加州和弗罗里达的许多沙漠和海洋公园)
如果开放,管理成本太大(天气条件恶劣、搜救人员和守林人员太少--大峡谷北缘)
景点的受欢迎程度已经大大超过土地能自我修复的程度,如果再不控制/禁止参观,那么景点本身将不复存在(南犹他/北亚利桑那的大部分景点)
美国公共政府关闭 -- 国家公园系统的400+个公园也随之关闭,等等
这些考虑的核心是什么?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 -- Sustainability (可持续性) 。“时间”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却又穿针引线,承载万物生长的变量。只有维持自然资源长存的行为,才能被允许。
随身携带的无痕山林小卡片和猫铲
手机Kindle上的无痕山林手册
“无痕山林”在别的国家普及到了什么程度?
初玩户外的时候,我的无痕观念为0。
在科罗拉多小径上,我丢过Mountain House包装袋、Clif Bars包装、厕纸,在小溪小河里倒过数不清的洗碗水;我仍过橘子皮、苹果核,把营地扎在水土脆弱的地方;我在步道附近吐过,没有掩埋;我在水源附近上过大号……
我在CT上遇到了一路捡垃圾的日本人长沼,在PCT上遇到了一路捡垃圾的悬崖,在CDT上遇到了一路捡垃圾(甚至是爬到悬崖下捡垃圾)的丹尼尔。
这些日本人美国人德国人对我进行了深刻的“无痕山林”教育,在加上我自己揽了校对和翻译《无痕山林》的工作,才让我的行为有了一定改观。
那些影响过我的德国人美国人日本人们……
行动 = 理智+情感+圈子,《无痕山林》+长沼+丹尼尔+悬崖+奶爸+许多徒步者的以身作则,才真正撼动了我的懒癌细胞。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只要走进野外,我们便会或多或少、或知情或不知情地伤害自然、留下痕迹。而且,作为一个曾经长期在野外生活的人,我造成的杀伤力比偶尔出门兜风野营徒步的人,要大许多。
那些我践踏过的山川湖海……
面对这个根本矛盾,户外人可以做什么?
“改变我能改变的,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用智慧分清二者的差别。”
接受:中国户外的发展,必定会走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接受环保局和林业局和发改委的决定,不论是修建国家森林步道还是关闭国家公园。
改变:不论是用理智还是用情感,不论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还是守住自己,是为了影响身边的驴友还是顺应时代潮流。早期、锻炼、吃素、节约这些让人“痛苦”的事情,你都能以“成长”的名义努力做到,那么把垃圾打包带出、选择适当营地扎营、减少痕迹,相比之下也没有那么困难吧?
自己不能改变,就支持那些能做出改变的人去改变 :购买《无痕山林》,捐赠几个跟保护山野有关的NGO,关注一些绿色产品和赛事,帮助宣传一些有价值的活动……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成为改变的一部分了。
而那时候,你也许也会有一点点悔恨:为什么我没有更早开始呢?
本书各大网店有售,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订购
盖娅自然学校近期精彩文章,详情请戳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购图书